2017年4月19日

啟示(Not knowing when the dawn will come) Emily Dickinson

艾蜜莉不知道寫詩的靈感何時到來,因此開放所有的感觸之門等待啟示,或許啟示如自由飛鳥,或許如翻騰波濤。

Not knowing when the Dawn will come
I open every Door,
Or has it Feathers, like a Bird,
Or Billows, like a Shore-

不知啟示何時到來
我開放所有的門
或許它有羽毛如飛鳥
或許波濤如海岸阻浪
1884, F.1647, J.1619

黎明(dawn)有萌芽與醒悟的解釋,等待黎明是等待靈感的到來。飛鳥有翅而得自由,巨浪撞擊海岸形成波濤。艾蜜莉盼望她的詩得到自由,可以阻止文學潮流產生翻騰的波濤。謎語的提示「羽毛」(feather)有羽毛筆的解釋與寫作的衍生意義。

這首詩創作於1884年艾蜜莉54歲時,這年的六月她第一次昏倒,或許她自知生命已不長,兩年後她過世。黎明有新開始的解釋,死亡是一個未知的新開始,艾蜜莉不知道死亡何時到來,於是開放所有的可能等待,或許死亡讓她得到自由,或許讓她波濤的一生終於可以靠岸。海岸(shore)有支撐的解釋。

not知道know新的開始dawn何時when到來come
I暢開open所有的everydoor
或許or它有翅featherlike自由飛鳥bird
或許or波濤billowlike浪止於岸shore

艾蜜莉將寫詩的靈感與死亡連結,開放所有的感官接受靈感,同樣方式她面對死亡。靈感不一定到來,但不論門關得多緊,死亡都會來訪一次,因此她打開所有的門。黎明或新的開始(dawn)的發音接近倒下(down),她不知自己何時將倒下。